• <nav id="kqiig"><nav id="kqiig"></nav></nav>
  • <nav id="kqiig"></nav>
  • <nav id="kqiig"></nav>
  • <menu id="kqiig"><nav id="kqiig"></nav></menu>
  • 首頁萊西青島國內視頻金融房產教育時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車副刊平安魅力工業環境民生媒體理論

    從先烈故事中汲取前進力量

    2022-07-26 15:05:57    來源:萊西市情    編輯:張所海

     劉英賢、柳國軍、劉喜財烈士骨灰盒遷入我市烈士陵園。.jpg

    劉英賢、柳國軍、劉喜財烈士骨灰盒遷入烈士陵園。

     

    劉英賢烈士的《革命烈士證書》。.jpg

    劉英賢烈士的《革命烈士證明書》。

    7月22日,我市舉行3座零散烈士墓集中遷葬儀式。劉英賢、柳國軍、劉喜財烈士骨灰盒遷入烈士陵園。日前,記者前往烈士的家鄉,采訪烈士的子女和親屬,以及鄰居和所在村的村干部。特將烈士故事整理如下,以此向為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悼念。

    劉英賢烈士的遺物

    “我舅姥爺劉英賢去世后,沒有留下一件物品,他的這張《革命烈士證書》在我們眼里是無比珍貴的。”7月23日上午,記者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店埠鎮前沙灣莊村,聽66歲的劉愛芝慢慢講述母親張愛花說過的往事。

    劉英賢,店埠鎮前沙灣莊村人,1915年7月出生,1946年2月參加革命,中共黨員,生前系萊西縣獨立營排長,1947年在解放即墨縣普東戰斗中犧牲,1950年5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革命烈士。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這位戰斗英雄的形象漸漸清晰。1947年1月24日,農歷正月初三,朔風凜冽,滴水成冰,數十年未遇的寒潮侵襲著即墨大地。下午三時許,駐扎于普東(今屬普東鄉)的國民黨山東省第二綏靖區警備第三旅七團做夢也不會想到,在這個天寒地凍的大新正月,解放軍膠東警備三旅、膠東軍區特務團等1萬余人從天而降,發起進攻。國民黨守軍約1500人,拒守于圍墻之中。解放軍在炮火掩護下,攻進村內,迫使守軍撤出村外,被分割圍殲。這次戰斗,解放軍俘獲國民黨軍官兵千余人,斃傷400余人,繳獲步槍774支,輕重機槍50挺,迫擊炮6門,小炮兩門,擲彈筒20個。膠東軍區各部犧牲122人,負傷698人。

    劉英賢就是普東戰斗犧牲122人中的一位。“舅姥爺犧牲時才32歲,留下舅姥娘王月英和公婆承受失去他的痛苦。”劉愛芝說,王月英是1910年出生,比劉英賢大5歲,是舊社會裹小腳的婦女。那時候,王月英是婦救會會長,有文化有見識,她悄悄抹干眼淚,安慰承受喪子之痛的公婆,承擔了家里的所有事務。解放后,王月英擔任村婦女主任很多年,一心投入忙碌的工作之中,從來不對外人提及內心的痛苦,只是在深夜偷偷哭泣。

    “我從小就跟舅姥娘生活,經常看到她半夜起來哭。”說起往事,劉愛芝又一次紅了眼圈,“母親的姨表弟張金利,也是從小在我舅姥娘家長大的,對了,他家里有我舅姥爺一張戴著黑色禮帽、穿馬褂的照片。”

    當天下午,記者趕到店埠鎮東南閣村得知,張金利已在五年前去世,他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我們永遠也忘不了舅姥爺,舅姥娘把我父親拉扯大,還給他成了家。”張金利的小兒子遺憾地說,十幾年前,父親的老屋失火,照片也沒能保存下來。

    “王月英真是好樣的,一個人操持家務,替劉英賢烈士為父母養老送終,一直教育周邊人感恩黨和政府,從來不給政府和他人添麻煩。”前沙灣莊村黨委委員劉學科說,他小時候,許多少先隊員到王月英家里幫打掃衛生,老人總是把舍不得吃的糖塊給少先隊員。2006年10月,96歲的王月英去世。

    打過硬仗的劉喜財

    “哥哥劉喜財犧牲時,我還不到10歲,聽父母說,哥哥參加過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7月24日,劉喜財烈士的小妹,85歲的劉蘭英通過電話向記者講述了哥哥的英雄事跡。

    劉喜財,望城街道辛莊村人,1925年1月出生,1946年參加革命,生前系華野9縱27師戰士,1948年犧牲,1958年被追認為烈士。

    1947年2月28日,第9縱隊由膠東軍區部隊編成,轄3個師,第27師由膠東警備第三旅改稱。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中,9縱是圍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的5把尖刀之一,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孟良崮戰役是一場山地運動殲滅戰,戰役的勝利一舉扭轉了華東戰局。

    “孟良崮戰役后,哥哥寄了一封信回來,說部隊在改編,改編后是魯中南軍區138團2營4連。”說起往事,劉蘭英滿是遺憾,“我5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哥哥犧牲后,什么物件也沒有留下,聽父親說,他給家里寫過信,只是這些信件都找不到了。”

    1948年7月,華東軍區將魯中南軍區各分區基干團,合編組成了華東野戰軍魯中南縱隊。魯中南縱隊在組建之后,先后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然而,劉蘭英小時候只聽說哥哥參加過孟良崮戰役和淮海戰役,至于是否隨大部隊參加過濟南戰役,已無從考證。

    “父親收到哥哥的來信后,東拼西湊了1萬元錢,按照新地址給哥哥寄了過去。”劉蘭英說,錢寄出后,再也沒收到哥哥的來信,全家人都不知道哥哥是否收到錢,然后又轉戰去了哪里……

    “哥哥去世許多年后,我們才知道,他是在淮海戰役中犧牲的。”回憶往事,深埋在劉蘭英心底多年的懷念兄長之情迸發了,老人在電話那頭抽泣著。1963年,劉蘭英隨軍人丈夫轉業到了吉林。“比起舊社會,我們現在很幸福,農民有地種,不僅吃得飽穿得暖,住行都大變樣。”劉蘭英告訴記者,她有四個兒子,大兒子在美國工作,二兒子在北京,老三和老四的工作也都不錯,現在交通方便,前些年她經常回老家,知道老家變化非常大。

    劉喜財的兒子劉福勝,幾年前因病去世,他的兒媳鄭美香今年74歲,高高的個子,滿頭銀發,身板非常硬朗。鄭美香說:“黨和政府帶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兒子和媳婦都很孝順,我們都很好。”

    “我們村的革命烈士有20個,小時候,村里有個階級教育展覽館,館里有他們的畫像和事跡介紹,動亂年代遭到了破壞,畫像也丟失了。”辛莊村黨支部書記于忠波聽說記者采寫革命烈士故事,激動地說,“無數革命烈士為了窮苦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舍小家犧牲了年輕的生命,就應該把他們的故事講給后人聽,告誡大家不忘革命先烈,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投筆從戎的柳國軍

    “我和柳國軍是叔兄弟,他犧牲時我還沒有出生,這些事都是聽父輩們說起的。”7月22日,望城街道西賢都村,69歲的柳國生向記者講起烈士柳國軍犧牲前后的往事。

    柳國軍(君),望城街道西賢都村人,1926年4月出生,1946年6月參加革命,生前系膠東軍區5師15團3營4連戰士,1946年10月在解放高密縣馬橋村戰斗中犧牲,年僅20歲。

    “他參軍時,家里人都不知道,以為他還在讀書。”柳國生說,柳國軍的父親柳洪海看到兒子幾個月沒回家,便找到學校,才知道柳國軍已經入伍當了兵。

    1946年10月柳國軍犧牲,家里人得到這個消息,沉浸在無限的悲痛中。然而,悲痛還未消散,陰霾再次覆蓋到這個不幸的家庭。

    1947年夏天,一個陰沉沉的雨天,國民黨還鄉團氣勢洶洶地沖進柳國軍家。柳國軍的父親柳洪海,弟弟柳國臣、柳國平、柳國安都被綁走。柳洪海的哥哥柳洪江,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跟所有的村民一樣嚇得不敢吱聲,眼睜睜看著親兄弟一家四人被還鄉團拉走。柳洪海和三個兒子被還鄉團帶到西沙格莊村北的溝塘邊,在經受殘酷的毒刑后全部被殺。

    還鄉團撤走了,痛苦不堪的柳洪江滿臉淚水,他一個人偷偷推出小推車,趁著暗夜,踩著泥濘的小路趕到溝塘邊,把四個最親的人抱到小推車上,跌跌撞撞地推回家,悄悄掩埋。

    “還鄉團沒有想到,我哥哥還有個女兒。”柳國生說,1947年正月,柳國軍的女兒柳志杰出生。夏天,家人慘遭毒手的時候,柳國軍的母親悄悄把孫女藏了起來。1969年,柳志杰結婚后,隨丈夫去了黑龍江,生育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

    “和父輩們生活的舊社會相比,我現在的生活幸福而平靜,這是無數英雄用寶貴生命換來的。”電話那頭,數度哽咽的柳志杰說,老家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人們也都過上了好日子,此時此刻,足以告慰父親。

    大家最喜歡看
    首頁頭條
    24小時排行榜
    • 微信公眾號
    • 微信公眾號
    備案號: 魯ICP備15020372號-1|魯公網安備 37028502160105號Copyright 萊西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百盈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