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kqiig"><nav id="kqiig"></nav></nav>
  • <nav id="kqiig"></nav>
  • <nav id="kqiig"></nav>
  • <menu id="kqiig"><nav id="kqiig"></nav></menu>
  • 首頁萊西青島國內視頻金融房產教育時尚美食美容健康旅游汽車副刊平安魅力工業環境民生媒體理論

    爺爺的土地

    2022-08-12 14:26:01    來源:萊西市情    編輯:王一凡

    若海是漁民的家園,那土地便是爺爺的歸宿;若書是人類的養料,那土地便是爺爺的信仰。在這個小山村里,有爺爺的一片土地。

    爺爺的土地在山邊的一個小旮旯里,臨著果園和池塘,雜草叢生,那里成了我兒時玩樂的天堂。

    春的風拂去冬的蕭條,在麥田里歡唱,滋養去年的小麥,爺爺悠悠地說,“天暖了”;夏的蟬鳴不停地響,響得心煩,該麥收了,爺爺在蟬鳴中,心系麥收:秋時節,果園總是最忙的,池塘水轉涼,相對夏時有些刺骨,也不見成群的野鴨在池塘中游玩,圓滾的果實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華,在果農的期待中,漸漸有了生氣。我坐在地頭,看爺爺在田間揮灑汗水。這是我記憶中的土地,它養活了一代代莊稼,養活了我的童年,養活了爺爺。

    年春,爸爸在爺爺的要求下買來有機化肥,爺爺要以“今年有有機肥,定能長得好”的理由再種一年。

    “公家來收地了,一級地、二級地都收……”電話那頭人的一番話,讓這個心懷期待的老人慌了神。翻出抽屜底薄薄的土地證,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望了望那幾袋子還未開封的化肥,失了神。

    種了大半輩子的土地為啥要收?我們一遍遍地解釋,土地整合,更好地利用土地,這樣對人民好,對土地好……這道理我懂,爺爺也懂。在貧窮的年代,土地養活了一個人,養活了一家人,以前如此,現在亦是如此。

    地沒了,爺爺就多了不少空閑時間,但人卻未閑,活兒反而做得更多了,也做得慢了,不知是眼花了還是手腳不利索了,還是原來勞作的心碎了。

    他說:“人走后就在這塊土地里,這塊土地再養活下一代人,這塊土地就這么一直活著。”他說:“不出五輩就算近的了,這個村就是故鄉,這塊土地就是故鄉的地。”

    他放棄了土地證,但他沒有放棄土地。不知從何時起,保溫的泡沫箱里盛上了泥土,種著株株植物,孕育著四季的天地精華,好像泡沫箱就是他狹小的土地,是爺爺廣闊的土地。希望這一切,都還和兒時一樣。(作者系萊西市民)

    大家最喜歡看
    首頁頭條
    24小時排行榜
    • 微信公眾號
    • 微信公眾號
    備案號: 魯ICP備15020372號-1|魯公網安備 37028502160105號Copyright 萊西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百盈足球